孟令宗,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入选国际盐湖学会青年学者、临沂大学沂蒙学者人才工程第四层次特聘教授,《盐湖研究》首届青年编委,《Frontiers in Chemistry》期刊客座编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含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经费100万),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3项,纵向科研经费200余万元,发表SCI论文60余篇,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10人,毕业硕士2人。主持及参与校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项。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孟令宗教授:怀高志远树师表,躬耕科研攀高峰
孟令宗教授从2009年登上大学讲台起,恪尽职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片忠诚,对莘莘学子的谆谆教导,描绘出一幅灿烂的教学科研蓝图。
恪尽职守,潜心教学,坚守教学初心
潜心课堂教学。2009年,孟老师成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先后承担《化工分离工程》《化工专业实验》《物理化学》等本科生课程。他工作热情饱满,深入钻研教学理论,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对待每次课程,都精心准备教案,讲授《物理化学》课程时,设置研讨课,将最新科研成果和工程案例引入课堂,激发学生们科技报国热情。授课中,有学生不解地问他:“《物理化学》就是纯理工课程,与思政有什么关系?”孟老师便以“水的相图”为主题,围绕OBE理念,结合黄子卿院士的研究成果,将爱国情怀和追求真理的精神融入进课堂,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这种一丝不苟、博学解疑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2020年起,孟老师承担了研究生课程《材料物理化学》的教学工作。与本科生的课程不同,研究生的课程内容需求更饱满,要以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他精心准备充实每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科研方向有机结合,在每一个知识点上都旁征博引,积极开拓学生的思路,为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启指明方向。在教学的同时,孟老师积极进行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适时引入德育元素,注重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优秀职业素养和正确价值取向、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政治信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化学新型研究人才。
拓展课外教学。孟老师在教授学生课堂知识点的同时,注重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他的QQ、微信上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学生的问题。无论多晚,他都会第一时间给予学生回复,办公室里也经常有学生去请教问题。除了在学习上给学生最大程度的帮助外,孟老师更注重做学生成长的“精神导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孟老师经常深入班级,与学生面对面沟通,调动学生的思维,关心学生成长的每一步。直到现在,只要有学生在考研、就业、生活等方面存在困惑,孟老师依然倾心相助,引导学生调整心态、仰望星空,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孟老师在教学工作中,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内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获得学生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他在《化学教育》等教学期刊发表多篇教学论文,主持及参与校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曾获校级中青年课程教学竞赛三等奖,并参与获得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等。
扎根科研,默默耕耘,勇攀学术高峰
躬耕科研攀高峰。作为高校教师,科学研究同样是大学老师的使命,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孟老师积极投身科研,默默耕耘。在临沂大学十多年来科研生涯中,他凭着一颗奉献之心、日积月累持续付出的量变,实现了科研路上的质变。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他甘愿吃苦,自得其乐,每天早6点到晚12点都是他的工作时间。作为溶液热力学团队的负责人,孟老师的团队在溶液热力学研究方向深入探索,以海水、盐湖卤水等为研究对象,以卤水化工、盐湖化工等为优势和特色,应用传统分离手段,结合现代分离科学与技术,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研究。水盐体系相图是卤水化工生产的“战略地图”,为了开发盐湖锂、钾等国家战略资源,孟老师和团队在实验室开展了长达10余年的相平衡基础研究。他本人曾在坚如岩石的盐湖腹地,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进行野外考察,也曾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顶着烈日实地开展实验。
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访学期间,孟老师每天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半年的访学时间虽然短暂,他却发表了2篇高水平论文。回国后,结合在美学习经历,自行研制组装了国内特有的等压实验仪器,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设备条件。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孟老师注重与企业的联合合作,他与盐湖化工专家邓天龙教授、中信国安锂业发展公司合作,针对沉锂母液创新性地提出碳酸化除碱降钠的研究思路,为后续卤水资源的绿色高效开发提供了重要方法。孟老师带领的溶液相化学科研团队已经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团队。
科研成果显著。正是这样的不懈努力,孟老师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中包含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经费100万),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3项,纵向科研经费达200余万元,在化学热力学领域发表了SCI论文60余篇,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中做特邀报告,先后入选了国际盐湖学会青年学者和临沂大学沂蒙学者第四层次特聘教授,并获邀成为首届《盐湖研究》青年编委,SCI期刊《Frontiers in Chemistry》的客座编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等,多次获得临沂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并先后参编了《柴达木盆地盐湖卤水体系介稳相平衡与相图》《中国盐湖产业的绿色发展》等专著。
甘为人梯,言传身教,担当育人使命
孟老师坚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以赤诚之心、仁爱之举投身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他以身作则、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青年学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努力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人才,他们的报国热情和追求真理的渴望就是孟老师言传身教最生动的体现。
研究生成才路上的“引路人”。孟老师是临沂大学第一批硕士生导师、天津科技大学的外聘硕士生导师,目前培养在读硕士研究生10人,已毕业2人。孟令宗老师严于律己,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给学生树立榜样。他坚信,培养学生必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授学生知识、要求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的同时,他更注重对学生科研精神的培养。学生每一篇论文的诞生,从论文选题、实验开展、论文写作及修改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科学逻辑的整理、逐字逐句修改。正是这样精细的指导,学生才能深刻体会到论文修改前后的巨大差异,内容上的差异让学生体会思路上的异同,从而启发学生拓展科研思路、努力追求卓越。在对研究生的学术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孟老师定期开展组内研讨,经常邀请专家作学术前沿讲座、到实验室指导工作,及时把握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除时时关注学生的科研开展情况外,关心每一位研究生的心理动态,保证研究生成长为身心健康、具备一定专业科研能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他指导的10余名研究生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2人获得校级优秀论文、多人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1人获得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届全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优秀墙报奖。
本科生成长路上的“拓荒者”。孟老师作为山东省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专家,积极指导本科学生参加大创项目。依托专业资源,成立大学生创新训练团队,以项目促学习,有效运用成果导向的教学方法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了“教学相长”。已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2项。孟老师每年指导10余名本科毕业生,积极鼓励学生考研,不仅给予他们学习的帮助,还对学生进行科研思维的培养,在他们思想困惑和毕业论文遇到困难时,耐心开解和指导,尽全力鼓励和帮助,所带毕业生考研率达到80%以上,已有20余人考取了中科院、北京科技大学等重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多人次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课余时间,孟老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第一届高校大学生海洋与化学科技实践论坛二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华北赛区三等奖等。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孟老师始终坚守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努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奋勇争当“四有好老师”,努力担当好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时代重任!